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国际航海日|来和无穷小亮一起认识有趣的海洋生物们tvt体育
发布:2023-03-19 07:46:26 浏览:

  tvt体育今天是“国际航海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传播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弘扬海洋文化,tvt体育培养民众对航海及海洋事业的兴趣。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71%的面积,这里有无数生动有趣的生灵,更有人类六千年探索海洋的历史所留下的斑驳印记。

  今天蝌蚪君为大家推荐无穷小亮的新书《海错图笔记》,作者沿着古人探索海洋的印记重新出发,一一考证那些有趣的生物们。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了解古人是如何认识海洋动物们,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认识海洋生灵。

  聂璜的本职是个画家,但是却对海洋生物十分感兴趣。那时的交通十分不便,人类对海洋的认知也很匮乏,因此,人们对海洋生物的描述也很匮乏。

  他走遍东南沿海,向各地的渔民考证,在缺乏资料与交通工具不便利的清代,他还能收集并记录了371种海洋生物!在这本图谱里,他不仅描述了五花八门的海洋生物,还有和这些生物相关的有趣的民间传说。

  由于考证技术的局限,tvt体育图谱中许多生物形象的绘制都只是聂璜根据渔民的描述或传说想象画出来的,其形象与原物相差甚远。除此之外,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差异,人们对这些生物的命名叫法也有很多不同,想要弄明白这些传说中的生物是否真实存在、它们到底是什么,变成了一件十分有考据意义的事情。

  著名科普博主、《博物》杂志副主编张辰亮做了这件事,自打中学时期第一次在故宫看到,这套画风清奇的民间画作就吸引了他。

  2014年开始,他沿着聂璜的足迹,历时九年,完成了一套《海错图笔记》,在这套书中,他选取了这套图谱记载中的有趣生物为我们一一考证出来。

  据说当地有一种“枫叶鱼”,形状酷似枫叶:“闽海有鱼曰枫叶,两翅横张而尾岐,其色青紫斑驳。”当时盛传,此鱼是由落入海底的枫叶变成的。

  枫叶鱼在现实中是否存在?首先,根据这么多年的生物学经验,我们敢肯定它不是枫叶变的。

  为了了解这种生物,熟悉海洋文化的《厦门晚报》前总编辑朱家麟老先生给出了一个合理解释:浙江有人把小型鲳鱼称为枫树叶。舟山、宁波等地把大个儿的鲳鱼叫“婆子”或“长翎婆子”,管鲳鱼小苗叫“枫树叶”。

  小鲳鱼的个头、形状确实是“两翅横张而尾岐”,酷似枫树叶。鲳鱼侧线上方的身体泛出青紫色光泽,tvt体育身上的鳞很容易脱落,捕捞上来一经运输,鳞往往就被蹭掉了,身上斑斑驳驳的,正合“其色青紫斑驳”的描述。

  虽然今天主要是浙江人把小鲳鱼称为“枫树叶”,但浙、闽二省相邻,在聂璜那个时代,福建人很可能也这样称呼这种鱼。《闽志》里记载枫叶鱼,也就不奇怪了。

  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中国知识界流行用“化生说”解释生物现象,认为不同生物之间可以相互变化。

  “化生说”也是贯穿《海错图》这个图谱的主导性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万物无定形”,即各种生物都在不断变化,一种生物可以变成另一种生物,且这种变化是自然规律(天、道)推动的,不是神灵设计的。

  这个学说在古代世界是相当先进的。“进化论”在欧洲提出时,曾引发社会哗然。但当它以《天演论》的形式被介绍到中国后,却毫无阻力地被国人接受,“自此书出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成为人人的口头禅”(蔡元培语)。

  为什么会这样?这当然有救亡图存的大环境原因,但一定也有化生说的功劳。因之前化生说的广泛流行,才使得中国人早就接受了“一种生物能变成另一种生物”的设定。

  比如聂璜在 《海错图》中举出的例子:“橘虫化蝶、桑虫化蠮螉(音yē wēng,泥蜂、蜾蠃等细腰蜂)”。

  橘虫化蝶是指柑橘凤蝶的幼虫变成蝴蝶;桑虫化蠮螉是指毛毛虫被蠮螉蜇晕,塞进泥巢作为蜂幼虫的食物,最后蜂的成虫破巢而出,看上去就像毛虫变成了蠮螉一样。

  除了枫叶能变成鱼,还有“芦苇化虾”、“草子化蚊”,这是因为虾、蚊的卵和幼体过于微小,被古人忽视,就以为虾和蚊子是它们附近的植物变成的。

  “鲤化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嘛。“鼠变蝠”,至今很多地区还流传着“老鼠吃了太多盐就会变成蝙蝠”的说法。

  最逗的是“蛇化鳖”,这不跟赵本山那句“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一样嘛。

  聂璜还讲了个文人笔记中广为流传的故事:“汉王醢(音hǎi)彭越,赐九江王布食,俄觉而哇于江,变为小蟹,遂名蟛越。”

  意思是,刘邦听信谗言,认为开国名将彭越意图谋反,将其剁成肉酱,遍赐诸侯;另一位开国功臣九江王英布不知情,吃了肉酱,过一会儿发觉了,吓得哇的一声吐在江里;吐出来的肉酱化为小蟹,从此这些蟹就叫蟛越(虫字旁+越)了。这一看就是先有蟛越这个名字,后人再编个故事附会的。

  其实这种名字的考证,不必个个都有结果。有些生物的名字是没有由来的,是语言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它总得有个称呼吧。蟛越又名“蟛螖(音huá)”“蟛蝑(音xū)”,中国先民就是用这类发音称呼这些小蟹的。至于用什么字给它们记音,并不重要。

  在《海错图中》,聂璜还举例了鼠鲇鱼,讲的是“头尾全似鼠,身灰白,无鳞而有翅,嘴傍有毛,似鼠之有须。”而且聂璜还根据传说做了很多补充,这些补充就有点匪夷所思,比如从《汇苑》里摘录的“海中有鱼曰鼠鲇,其尾如鼠而善食鼠”!

  意思是这种鱼用尾巴诱捕老鼠作为食物。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他还真问了他人,一个叫滕际昌的说这种鱼会登陆泥滩,像蚯蚓一样曲躬前行,诱鼠捕食。

  根据无穷小亮的分析,目前没有鱼类是以尾巴来诱鼠捕食的,但是的确会有一些大型的淡水鲇鱼在岸边伏击落水的老鼠,尤其是脏乱的码头上常常有丢弃的渔获,这些都是滋生老鼠的东西。只是这个故事更多的是人们根据鼠鲇(可能是鳗鲇)似鼠的外形,进一步加工编造的故事而已。

  比如,就有人说穿山甲会在蚁窝前装死,等蚂蚁爬满全身后,收紧鳞片夹住蚂蚁,然后到河里张开鳞片,舔食漂浮在水上的蚂蚁,tvt体育虽然这些故事都基于一些事实(穿山甲吃蚂蚁),但是,却做了夸张描述,加了戏,让人读起来难辨真伪。

  聂璜处在一个大兴文字狱的时期(明清之际),生在杭州富裕人家的他从小也随父亲客居福建,比起枯燥又敏感的时政,那些千奇百怪的海边民俗更让他着迷,也养成了他的文人傲气。

  但是,文人也是有局限的,尤其是那个时代的文人,谨言慎行不如寄情山海。在《海错图》图谱里,也可以看到他谨言慎行的只言片语。这些话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的一种“阴阳怪气”。

  他收录了“鹦鹉外游,寄居负壳”的故事。传说,海中的鹦鹉螺会在白天钻出螺壳,光着大肉身子到处撒欢儿。这时会有一种形似蜘蛛的虫钻进空螺壳中,背着壳行走。到傍晚,光屁溜儿的鹦鹉螺肉回来了,这种虫就把壳让出来,请螺肉回家。

  今天我们知道,鹦鹉螺的肉是不能离壳到处跑的。另外,鹦鹉螺壳从外头看挺大,但内里为很多独立的腔室,tvt体育能藏身的空间就只有螺口的第一个腔,没多深,寄居蟹很难在里面固定身体,所以没有寄居蟹会背鹦鹉螺壳。

  而他在记录“响螺化蟹”时还写了一句,寄居蟹“不能离螺,必负螺而行。盖其半身尚系螺尾也”。

  这也是个有趣的误会。螺尾(螺的内脏团)在螺壳中生长,自然会长成螺旋形。而寄居蟹为了固定在螺壳里,腹部当然也要配合壳的形状演化成螺旋形。前半身像蟹,后半身像螺,也难怪聂璜认为寄居蟹是螺肉所化了。

  事实上,寄居蟹并非“不能离螺”,它随时可以离开。随着它长大,需要不断爬出旧壳,寻找新壳。有的寄居蟹一天之内可以换好几次壳,直到钻进自己最满意的那一个。

  其实,众人对寄居蟹的认知才清醒的,醉的是他。他太执着于用化生说解释一切了。

  古人因科学认知的局限,常常衍生出各种在今天看来是笑话的传说故事,但是今天的我们就一定比古人更聪明吗?

  在快餐阅读成为流行、媒介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失去了对知识的判读力,一张不知道是不是经过PS的模糊照片或视频配上模棱两可的文字,就可能造出一个流传广泛的谣言。

  比如,近些年,有纪录片摄影师拍到了一种叫馒头蟹的螃蟹求偶交配的影像:公蟹抱着母蟹跑来跑去。然而这段画面却被国内一堆营销号剪成所谓“科普视频”,配上电脑生成的人声讲解:“世界上最爱老婆的螃蟹,它就是男友力爆棚的馒头蟹。

  当危险来临时,馒头蟹会抱着老婆逃跑。老婆脱壳时,它会抱着老婆防止天敌接近。中国人得知后非常感动,把馒头蟹雌雄成对串在一起烤来吃,让它们永不分离。”

  实际上,公蟹只有求偶期才会抱母蟹,交配后就扔下母蟹跑了。这能叫爱老婆吗?

  求偶期抱着母蟹也不是为了保护老婆,而是为了“占坑”——公蟹抱的是还差一次脱壳就性成熟的母蟹,让母蟹在自己怀里脱壳,然后立刻交配,保证自己是母蟹的第一个老公,这样留下后代的可能性最高。而且很多螃蟹都这样,并不是馒头蟹专属的行为。中国人也不会把馒头蟹公母串起来吃。

  张辰亮对此做了一个科普视频进行打假,但又因为涉及自媒体平台的敏感词汇惨遭下架。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把真正的知识写进书里的价值也是是做短视频科普无法代替的。

  张辰亮作为“博物君”、“无穷小亮”打假网络热门生物已经进行了多年,而《海错图笔记》系列也成为了最受科普爱好者们喜爱的海洋生物科普书之一。

  现在这套现象级科普书系列的收官之作《海错图笔记·肆》终于来了!这次,小亮书中选取了《海错图》中最有挑战的96幅《海错图》原图,以21篇图文并茂的长文笔记向我们展示了鱼类、贝类、兽类及海洋植物的鉴别及物种介绍,将趣味故事与科普打假相结合,带我们走向一场纸上海洋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