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tvt体育年报]欧林生物(688319):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tvt体育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风险因素”相关内容。

  五、 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樊绍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谭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秦星瑶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且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需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新项目的建设。为提高公司长期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结合公司现阶段盈利水平和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30号,2019年12月1日起生效)

  某一制品接种人体后诱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接种疫苗 后,此种反应导致出现理想的特异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应答或二者兼有之,一般情况下使被接种个体获得保 护,以免受相应传染原的感染。

  指含有二个或多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 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或由同 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

  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载体 上,然后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 达抗原蛋白,该抗原蛋白可直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

  以近代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的 基因插入易于增殖的载体(细菌和细胞),在载体增殖 时可表达有效特异性抗原,取其制成疫苗。

  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与常用的载体蛋白的相比, CRM197蛋白具有无毒的特点及优势。

  备工艺、理化性质、剂型选择、检验方法、质量指标、 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试验性研究。 中药制剂还应包括原药材的来源、加工及炮制等;生物 制品还应包括菌株或起始材料、制造检定规程等。

  国家对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生 物诊断试剂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生物制 品,每批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进行强制性检验、审 核的制度。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者,不准上市 或者进口。

  能够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 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

  1、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54,748.07万元,同比增加 12.38%,主要是因为吸附破伤风疫苗销售持续增长。

  2、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57.71万元,同比下降7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07万元,同比下降99.25%,导致每股收益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1)公司报告期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6,562.85万元,同比增长 116.45%;2)公司根据疫苗生产相关法规要求,在生产阶段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小批量测试及验证,发生相关费用 1,551.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381.53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784.52万元。

  3、公司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4.98万元,同比下降161.43%,主要系公司2022年度研发投入大幅上升所致。

  4、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8,162.52万元,同比增长4.38%;总资产为147,887.12万元,同比增长22.03%,主要是公司销售增长所致。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 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 的政府补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 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 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 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748.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38%,主要系公司对吸附破伤风疫苗产品持续推广宣传,吸附破伤风疫苗销售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57.7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75.38%。研发人员数量由上年同期的 85人,增加到报告期末的 122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 43.53%。

  报告期内,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实现首次出口;Hib疫苗获得再注册批准;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AC-Hib联合疫苗做好申报生产的准备工作。截至披露日,公司重组金葡菌疫苗已实现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临床入组,AC-Hib联合疫苗向药监局提交的生产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已被受理。

  报告期内,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消费质量报社与成都市知识产权协会评为“2021年度诚信典范企业”。公司被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选入第一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并被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纳入“2022年度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营销体系升级,更聚焦、更精准、更灵活地进行市场布局和策略落地。公司积极与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权威学会联合开展全国范围的破伤风学术活动,并持续加大市场投入力度,实现吸附破伤风疫苗销售同比增长。同时,政策性文件、专家共识等的相继出台也为公司推广吸附破伤风疫苗提供了支持。报告期内,中华预防医学会杂志2022年第06期刊登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介绍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破伤风主动和被动免疫制剂的合理使用方法以及预防接种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从而进一步让大众了解如何正确的预防破伤风,为破伤风在医院急诊的布局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临床试验阶段和生产注册阶段产品的进度。截至披露日,公司重组金葡菌疫苗已实现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临床入组,AC-Hib联合疫苗上市许可申请已被受理。公司在拓宽已上市产品市场的同时,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21,925.67万元,较上年增长 247.82%,占营业收入比例 40.05%。同时,公司研发团队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人数由 2021年年末的 85人增加至报告期末的 122人,研发人员占比接近 28%。

  公司不断拓宽技术平台、完善研发管线。报告期内,公司新建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佐剂技术平台,实现细菌疫苗平台与病毒疫苗平台双翼齐飞,并按计划推进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A群链球菌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等临床前研究产品的研发进度。

  未来,欧林生物将围绕病毒类疫苗、细菌类疫苗、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等方向展开研究,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公司积极落实药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覆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环境健康安全(EHS)、ISO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16/ISO9001:2015)等法律法规要求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公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疫苗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如研发、物料购进、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销售、售后服务、药物警戒和产品退市等,并在整个过程中实行药品质量风险管理,从而实现全面生产质量管理。

  公司始终坚持产品高质量标准,持续优化管理职责、过程控制、纠正预防等模块,公司以质量手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运作方式和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程序,并以其为提纲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以文件作为载体,培训考核为手段,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和操作、过程监督的方式以及全面的质控手段,保证产品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 3个上市疫苗的检定合格率为 100%,公司产品批签发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并顺利通过疫苗巡查检查、药品生产监督检查、生产许可检查、药物警戒现场检查及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检查,其中接受监管机构检查7次、接受第三方认证检查1次。公司积极落实上市许可持有人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GMP、ISO9001:2015等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积极配合疫苗检查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提升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对中层干部及储备干部的管理培训贯穿全年,通过帮助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丰富员工培训内容,促进员工自身的发展以及员工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公司还积极通过校企联合引进优秀人才,与相关高校保持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2年4月,公司被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成都市企业人才工作站”。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始终以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为己任,目前已累计获得各项专利130余项,实现3个产品上市销售,分别为: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同时公司有AC-Hib联合疫苗处于生产注册阶段,重组金葡菌疫苗处于临床试验Ⅲ期阶段,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A群链球菌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等多个产品在研,形成了“多产品储备、阶梯有序、重点突破”的产品管线。公司已建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销网络,为未来产品的市场开拓打下良好基础。

  在“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创新疫苗开发”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策略下,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产品开发模式。对于自主研发,公司主导疫苗研发的全过程;对于合作研发,高校及科研院所主要负责抗原发现和筛选、菌/毒株构建、实验室制备工艺、动物模型建立、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评价等临床前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公司主导临床前的中试工艺放大研究、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稳定性研究、剂量和免疫程序研究、临床样品制备、临床申请等后续阶段。

  公司采购部依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年度采购计划,并按GMP要求组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采购。报告期内,公司按照GMP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完整的采购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确保公司生产用物料的质量符合GMP要求。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结合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出全年生产计划以及月执行计划,并按批次组织生产;质量检定部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质量保证部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各部门紧密配合并严格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活动,以确保公司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公司设有营销中心,下设销售部、市场部、药物警戒部、综合运营部。上述部门各司其职,其中销售部负责推广服务商招选管理、公司产品的销售、各省招投标等工作;市场部负责市场推广、品牌建设、推广商培养及培训等;药物警戒部负责药物介绍、异常反应的处理、配合销售部和市场部做好公司产品知识的宣传和宣教;综合运营部负责销售合同签署、产品发货、客户对账、协调财务部门开票及收款等工作。年末,营销中心对年度销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同时结合公司年度计划执行率、公司市场占有率和对下年度市场供需情况的评估,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下年度销售计划。

  公司主要从事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疫苗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销售,最终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本公司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代码C27)之”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制造(C2762)。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制品制造”之“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

  疫苗接种作为控制疾病的重要途径,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使人类在面对传 染病威胁时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是回报率最高的公共卫生投入之一。相对于普通药品而言,疫苗 为面向健康人群的特殊药品,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安全性评价周期长、临床试验入组人 数多、生产质量要求严格,形成了疫苗行业周期长、投入大、壁垒高的特点。 近年来,疫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社会各界对于疫苗产业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大众对 疫苗接种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疫苗的认知度和可及性均得到提升。疫苗技术的发展拓宽了疫苗可 预防的疾病类型,为人类带来了更有效的更广泛的疾病应对策略,为疫苗产业带来了重大变革。 1、全球疫苗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2017年至2021年,全球人用疫苗市场规模从约277亿美元 增长至约4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随着未来更多疫苗的研发和上市,预计2025年 将达到约831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约1,310亿美元。全球人用疫苗市场将在民众健康意识、 传染病治疗和预防需求、消费能力增长的驱动下持续快速增长。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从生产厂家来看,全球疫苗市场呈寡头垄断特点,主要由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辉瑞四家跨国制药公司主导,其市场占有率合计超80%。从销售品种看,HPV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等在过去五年一直在疫苗销售榜单中位居前列,它们能有效预防宫颈癌、肺炎、流感等多种疾病,在减少疾病发生和降低疾病经济负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着手建立计划免疫体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至今已有长达半个世纪的疫苗发展史。虽然我国疫苗行业起步较晚,但追赶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了全球前列的疫苗自主生产研发能力。国内的疫苗可分为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新生儿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通常定价较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1年期间,我国人用疫苗的销售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合计收入从2017年254亿元增长到2021年761亿元。从销售收入看,我国非免疫规划疫苗占据疫苗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2021年非免疫规划疫苗的销售收入为725亿元,免疫规划疫苗的销售收入仅36亿元,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收入增长带动我国疫苗市场不断增长。

  我国疫苗市场供应商大致可分为四类:国有七大所、民企、外企、地方国资委下属企业。免 疫规划疫苗的供应商主要为国有疫苗企业,该等企业每年均向政府提供稳定数量的疫苗。非免疫 规划疫苗市场则主要由外资企业和民营疫苗企业主导。 我国疫苗市场仍存在巨大潜力,尤其是优质的免疫规划疫苗及非免疫规划疫苗增长可期。虽 然我国人口众多,但疫苗使用上仍以免疫规划疫苗为主,大多数常用疫苗仍是旧款疫苗,非免疫 规划疫苗渗透率以及成人疫苗接种率均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1年,中国疫苗市场人均 支出仅为7.1美元,而美国疫苗市场人均支出为59.5美元。欧盟五国和日本的人均支出分别为 17.4美元和28.1美元。中国人用疫苗市场人均支出目前远低于发达国家,部分原因在于一类疫 苗价格低廉,也预示着中国人用疫苗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来源:世界银行,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防疫意识的增强,民众对安全性更高、免疫原性更好、能预防更多疾病的优质新型疫苗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民众疫苗接种意识增强、疫苗产品研发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有利因素的促进下,国内优质新型疫苗产品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扩容。

  自成立以来,公司采取“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创新疫苗研发”双轮驱动的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的方式对国内市场需求广阔的传统疫苗进行改良和技术创新,并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创新疫苗。通过推动传统疫苗先行上市销售,积累现金流和利润,从而为公司研发创新疫苗提供支持。

  目前,公司在成都高新西区、天府国际生物城设有2处研发平台,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可满足细菌疫苗、病毒疫苗、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以及新型佐剂等生物制品的研发。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的技术团队在中试放大和产业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已熟练掌握多糖蛋白结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多肽疫苗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细菌高密度培养技术和脱毒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建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佐剂技术平台等技术平台,为进一步丰富公司研发管线、提高公司技术水平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围绕核心技术,公司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顺利运用于多联多价疫苗及创新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具备突出的研发成果转化能力。目前,公司已实现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及AC结合疫苗三个产品上市销售。其中,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成功拓展了非新生儿破伤风预防市场。报告期内,根据中检院的公开信息,公司破伤风疫苗批签发居行业首位。

  截至披露日,公司进入临床试验或生产注册阶段的产品中,AC-Hib联合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已被受理,全球1类新药重组金葡菌疫苗进入临床试验Ⅲ期,已实现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临床入组。重组金葡菌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暂无同款疫苗上市,若该疫苗成功上市,公司将有望填补世界空白,对于从源头上降低金葡菌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与耐药性、减少患者医疗负担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公司在临床前研究布局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在研管线包括A群链球菌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等产品。

  成立至今,公司培养了人才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为未来在研项目的成功及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tvt体育。公司将秉承创新、开放的企业文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建立多方位的合作关系tvt体育,不断提升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管线,为中国及世界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提供创新优质的解决方案。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在一类疫苗需求稳定局面下,二类疫苗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疫苗市场由一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市场和二类疫苗(自费免疫)市场两部分构成。

  一类疫苗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集中招标采购,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目前我国的免疫计划主要面向适龄儿童,采购数量随每年人口出生人数浮动,市场规模稳定。

  二类疫苗是指未列入国家免疫范畴的、由消费者自愿选择,自费接种的疫苗。该类疫苗价格相对较高,利润也较高。自二类疫苗市场开辟以来,其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尽管目前自愿接种二类疫苗的需求量还远少于免疫规划用的一类疫苗,但随着公众对预防的关注度提升,二类疫苗的市场将快速发展。

  目前在全世界可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的疾病已经达三十多种,其中大部分是针对儿童接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接种覆盖率得到逐步的提高,接种次数也不断增加。在未来还会有新的疫苗不断研究和开发出来,因此儿童免疫计划表中的疫苗种类也可能会随之增加。为了在儿童期有限的时间内减少接种次数同时又能预防更多疾病,迫切需要研究开发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较以往的单价疫苗有很多优势,如更少的接种次数,降低婴幼儿创伤;提高国家免疫计划表的实施效率,减少漏种;更高的免疫覆盖率;更低的空间存放要求;便于未来增加新品种疫苗到免疫计划表中。因此从现实使用需求来看,联合疫苗在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中代表了未来疫苗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疫苗行业发展。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计划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改革完善第二类疫苗集中采购机制,推进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提升预防接种管理质量;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促进疫苗自主研发和质量提升,支持新型疫苗特别是多联多价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疫苗研发工作。2022年4月,国务院颁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要强化疫苗预防接种,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行业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推进了疫苗行业的发展。

  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构建了多糖蛋白结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多肽疫苗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细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破伤风疫苗脱毒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宽研发技术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新建病毒疫苗技术和佐剂技术两大技术平台,完成了各类细胞株病毒株等生物资源引进,为构建全面的疫苗研发管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上述技术平台覆盖了公司疫苗产品从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各个阶段,均运用于已上市产品及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当中,具体情况如下:

  细菌荚膜多糖是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是由以磷酸多聚核糖基核糖醇(PRP)为主要成分的重复单位组成的多聚体,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杀菌抗体。因此,细菌荚膜多糖可以用于制备疫苗。单纯的荚膜多糖疫苗对2岁以上的儿童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而对2岁以下儿童不产生免疫或免疫原性较差,通过将多糖共价偶联到一种蛋白载体上,使之转变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这种新一代结合疫苗不仅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均可诱导出高浓度的以IgG为主的保护性抗体,并可产生明显的免疫记忆反应,从而解决了在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原性差的问题。公司利用该平台成功研发Hib疫苗、AC结合疫苗tvt体育,利用该平台正在研发的产品包括AC-Hib联合疫苗和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以降低其致病性;或者将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上表达,利用表达的抗原制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相对于传统的减毒、灭活以及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抗原产量大、便于规模化生产;纯度高、避免了完整病原体进入体内后引起副作用,安全性好,还可以用于难以培养或有潜在致癌性的病原体。公司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1类创新疫苗重组金葡菌疫苗,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中筛选出5种保护性抗原组分,分别通过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制备重组多亚单位疫苗。

  有效的免疫接种意味着有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的特异抗原决定簇的参与。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发展合成多肽疫苗的方法,首先确定天然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寻找抗原决定簇,合成抗原肽tvt体育,试验其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筛选出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的特异性抗原肽制备疫苗。多肽疫苗的优势在于,稳定、纯度高、安全性好、易于大量生产等特点;缺点是免疫原性弱,需要通过添加佐剂或与载体蛋白耦联来增强其免疫原性。载体蛋白可以为B细胞产生抗体提供T辅助细胞。公司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研发的1类创新疫苗“A群链球菌疫苗”通过对M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从M蛋白C末端区筛选出一个肽段片段,研究表明该肽段诱导的血清IgG抗体不与人体组织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包括离心、膜过滤、层析,其中层析是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能力最强、效率最高、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细菌培养液分离纯化常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产物浓度低、杂质多,而产品对目标物纯度要求高,对杂质或有害物质有严格的控制要求等。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传统工艺采用的共纯化技术相比,公司在研的疫苗采用先进的柱层析纯化技术,分别纯化百日咳保护性抗原百日咳毒素(PT)和丝状血凝素(FHA)和黏附素(PRN),定量配比成百日咳疫苗原液后与精制纯化的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配制成疫苗。该技术的优点是疫苗成分明确,容易进行质量控制,纯度更高,产品质量更加安全可靠。

  制备多糖结合疫苗首先要获得细菌荚膜多糖。目前大规模生产荚膜多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发酵罐高密度培养培养。细菌高密度培养不仅可以减少培养体积,强化下游分离提取,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设备投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生产工艺荚膜多糖产率较低。公司通过反复的摸索,建立了一套使用发酵罐高密度培养细菌生产荚膜多糖的方法,可以培养细菌达到较高的浓度,增加荚膜多糖的产量,并且将发酵液中的核酸和蛋白等杂质的含量控制在低水平,便于后续纯化。同时,公司还对培养基进行优化,使其不含动物来源成分,产品安全性更好。

  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的生产工艺有两种:①先脱毒后精制工艺;②先精制后脱毒工艺。国外学者推荐采用第二种工艺,认为前者在脱毒的过程中,甲醛极容易与毒素分子交联,以后的精制较困难。公司的吸附破伤风疫苗采用先精制后脱毒工艺,并且在脱毒过程中采用独特的脱毒控制技术,使得每批产品脱毒搅拌和温度控制过程自动化,产品均一性更好。

  病毒疫苗技术平台是运用大规模细胞和病毒培养体系,研发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平台。主要包括:应用生物反应器培养悬浮细胞,制备重组蛋白疫苗和病毒性疫苗;应用细胞工厂和生物反应器贴壁或固定化培养细胞制备病毒性疫苗。

  目前,公司从权威机构引进了具有生产授权的生物资源,建立起了细胞基质疫苗研发技术平台,通过优化细胞培养条件,提高细胞密度和细胞活力维持时间,增加重组蛋白产量;通过提高单位体积细胞数量,加强和改善培养环境,增加病毒产量;通过研究分别确定细胞与病毒的最优培养条件,增加目的物产量等。依托悬浮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应用,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等产品以丰富公司病毒疫苗产品管线、提高公司综合研发能力。

  佐剂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目前,已经上市销售疫苗产品中使用的佐剂可分为传统疫苗佐剂(如:氢氧化铝佐剂、磷酸铝佐剂等)和新型疫苗佐剂(如:MF59、AS03、皂苷QS-21、单磷酰脂质A等)等。

  近年来,公司通过开展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抗原与佐剂配伍的药学评价、抗原与佐剂配伍的动物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评价、抗原与佐剂配伍的临床免疫策略及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等工作,逐步建立起了新型佐剂技术平台,为公司未来新型疫苗的研发与上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管理,报告期内新增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取得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软件著作权10项,商标28个。报告期内,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247.82%。其中,重组金葡菌疫苗进入临床试验Ⅲ期,使得资本化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

  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为丰富产品管线、加快推进在研项目进度,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研发物料费、技术服务费、临床试验费构成。2021及2022年研发费用构成情况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之“附注七、65研发费用”。

  2022年度,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325.45万元,较2021年度增长70.80%,主要系公司为保证发展战略和产品研发目标的实现及保证新增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持续加强研发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研发人才,研发人数较2021年度增长43.53%所致;另一方面,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增幅为19.00%,使得研发人员薪酬进一步上升。

  3)技术转让费增加 4,000万元,主要系兰州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偿将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的技术交付公司使用。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增加 33.7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重组金葡菌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按照会计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进行了资本化处理。

  2022年,公司持续打造新的疫苗技术平台,新增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佐剂技术平台,同时进一步丰富产品管线个研发项目。

  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主要用于非新生儿破伤风预防。报告期内,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批签发居行业首位。近年来,不断有行业专家共识、预防规范、使用指南、诊疗规范等等一系列的文件陆续发布,强调破伤风主动免疫对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性,公司该产品销量未来有望不断增长。

  AC-Hib联合疫苗可有效减少疫苗接种次数,具有接种者依从性好、性价比高等优势,目前市场上暂无AC-Hib联合疫苗上市销售。公司AC-Hib联合疫苗已进入生产注册阶段,预计上市后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重组金葡菌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实现临床入组,是目前国内唯一开展临床研究的重组金葡菌疫苗。该疫苗适用人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围手术期患者、老人及儿童等免疫力低下者,全球范围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销售,预计未来该疫苗市场十分广阔。

  公司研发团队在疫苗领域深耕十余年,尤其在中试放大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已经建立起包括细菌大规模培养技术、目标产物分离纯化技术、多糖蛋白结合技术等疫苗研发产业化平台,并且在相关技术领域获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新建病毒疫苗技术平台和佐剂技术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研发技术平台和产品管线布局。

  公司布局了“阶梯有序、重点突破、多产品储备”的产品管线个产品进入生产注册阶段,1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Ⅲ期。此外,公司在临床前研究还布局了A群链球菌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大肠杆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等多种产品,涵盖细菌类疫苗和病毒类疫苗。阶梯有序、多产品储备的产品管线能够保障公司未来持续推出新产品,提供后续的持续盈利能力。

  疫苗生产过程复杂,其质量和安全性高度依赖于生产环境和员工生产技能。公司建立了一整套覆盖生产各环节的生产管理体系,已经拥有按照2010版GMP标准建设的三条疫苗原液生产线、四条分装线。生产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拥有多年疫苗生产、管理经验,生产员工均接受培训和再培训,持证上岗。公司严格的生产环境和员工扎实的生产技能有力地保障了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公司建立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拥有一支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拥有多年行业经验的质量管理团队,质量管理人员均全面接受过相关法律法规、GMP规范的培训。

  为了不断提升产品产销研质量管理水平,公司目前已相继正式启用了QMS、MES、LIMS等信息化系统,保证生产、检验、质量过程数据信息化管理,确保了生产、检验全过程数据可追溯性、合规性和数据完整性。

  公司自2009年设立以来,核心管理团队稳定,主要管理人员均在生物制药行业有超过20年工作经验。目前公司管理运营团队具有丰富的研发、生产、质量管理、市场等方面经验,能够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规划产品开发计划,积极应对市场需求推动业务增长,保证公司持续发展。

  常规疫苗的主要应用场景是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常规接种点,而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重组金葡菌疫苗还可以应用于医院临床场景。公司的营销中心根据产品特性设置了常规产品组和临床产品组两个销售团队,常规产品组负责面向疾控中心等常规接种点销售,临床产品组负责面向医院临床场景销售。公司也将把面向医院的销售渠道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去打造,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营销体系。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657.71万元,同比下降 75.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07万元,同比下降99.25%。公司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具体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为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加快推进在研项目进度,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为12,198.69万元,较上年增加6,562.85万元。

  2、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疫苗生产相关法规要求,在生产阶段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小批量测试及验证。报告期内公司发生上述相关费用1,551.61万元,较上年增加1,381.53万元。

  3、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加约 1,784.52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 2021年所得税费用为负。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下降幅度比利润总额下降幅度更大。

  4、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2,728.08万元,较上年增加 1,768.86万元,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者技术替代等情形。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实现3种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公司产品管线还拥有多种在研产品,其中 AC-Hib联合疫苗处于申报生产阶段、重组金葡菌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另有多种疫苗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12,198.69万元,较上年增加 6,562.85万元。随着在研项目的推进,公司在研发人员薪酬、耗用物料、临床试验费用、检测费用等方面进行持续性的投入,公司未来需持续投入较大规模的研发金额,推动在研项目的研发进度。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因临床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临床试验方案的调整、受试者对临床方案的接受程度等,因此公司临床试验结果可能无法达到临床方案的研究终点,从而面临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疫苗研发时间周期较长,研发初期需要大量的试验证明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项目研发不确定性更大。公司临床前研究的疫苗可能存在因临床前研究结果或相关申请未能获得监管机构审批通过,从而无法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风险。

  公司已上市产品在国内市场均存在同类产品。公司产品整体上市时间不长,预计随着市场推广的进一步展开,未来收入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但是公司也可能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无法实现收入和盈利快速增长的目标。

  公司在研创新产品重组金葡菌疫苗为1类疫苗,其获批上市后,如在市场准入、市场拓展及学术推广等方面进展未达预期,导致无法快速扩大销售规模或未能有效获得医生、患者或接种者的认可,则可能影响公司收入增长及盈利的实现。公司AC-Hib疫苗处于生产注册阶段,目前尚无该类疫苗在市场销售,但当AC-Hib疫苗得到批准上市时,市场上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同类产品的竞争,且AC-Hib疫苗与Hib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公司产品可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销售不达预期。

  疫苗核心技术是疫苗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拥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团队,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公司目前除已上市产品以外,研发管线也非常丰富,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创造有竞争力的员工薪酬福利、绩效以及晋升体制,可能会造成技术人员的流失,从而影响研发进度的推进,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影响。同时,若由于公司内控或保密体系运行不当,使得公司核心技术泄露,则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疫苗产品关系到社会公众健康,国家对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GMP的要求组织生产,保证每批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如果公司出现生产控制不当、原材料未根据GMP标准或其他相关法规采购储存等情况,导致公司产品质量问题tvt体育,从而对公司品牌和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公司未遵守法律法规有关质量控制规定,公司可能会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配送、使用或者召回疫苗,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不排除因设备故障、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公司通过综合评估,审慎决定将“疫苗临床研究项目”中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临床研究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分别调整至2026年12月和2027年12月;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AC-Hib联合疫苗及肺炎疫苗产业化项目”中肺炎疫苗产业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调整至2024年12月。因疫苗研发风险高,研发周期长,研发过程中存在各类不可控因素,故虽然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的进展,募投项目仍存在无法按计划实施或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决策程序,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49,117.1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2.48%。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较高。随着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亦有所增长。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持续增长。若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公司产生坏账和减值损失的可能性将增加。较高的应收账款规模亦可能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也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强化疫苗研发、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等各方面的监管措施和相关政策。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以适应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新的监管要求,公司生产经营可能存在相应的政策风险。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疫苗行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内疫苗行业市场出现的恶性疫苗安全事件如疫苗生产不规范等疫苗产品负面信息,对疫苗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重大影响。若未来出现疫苗行业的重大负面事件,可能导致疫苗行业的负面舆情发酵,从而导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减少,对公司的业务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有所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728.08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2.50%。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获得政府补助或获得政府补助的金额发生较大变动,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2022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54,748.07万元,上年同期48,715.16万元,增加6,032.91万元,增幅12.3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57.71万元,上年同期10,796.35万元,减少8,138.64万元,降幅75.3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08万元,上年同期9,666.01元,同比减少9,593.94万元,降幅99.25%。